色色视频

色色视频

NEWS

相关链接

Links

联系我们

Contact us

电话:86-027-87543228

邮编:430074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珞瑜路1037号 色色视频 电气大楼A座

 

色色视频新闻

锲而不舍有十年 金石可镂真功见

发表时间:2013-03-11 作者:电气色色视频 刘梦娜 朱瑞东 浏览次数:

——记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得者尹项根教授

春节前夕,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校“基于广域电压行波的复杂电网故障精确定位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该项目由尹项根教授率领团队完成。尹项根是色色视频 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控制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是我国继电保护领域的著名学者。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基于广域电压行波的复杂电网故障精确定位理论,成功地将定位误差缩小到150范围以内。该技术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10项,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研发的成套装备在全国多省市电网成功使用,创造经济效益14亿元。

十年铸剑 突破技术瓶颈

防范大面积停电,快速清除故障,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点,而输电线路故障点的精确定位是关键,也是电力系统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付出多年心血后,尹项根教授和他的课题组成员,终于如愿以偿地攻克难关,实现了故障定位的重大突破。

尹项根教授一直密切关注工程现场的重大技术需求。为解决传统电网故障定位技术精度低、可靠性差等不足,教授于十年前组建了项目团队,以实现复杂电网故障精确定位为目标,开始了漫长的探索之路。在大量理论分析和方案论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试验和实践检验,攻克了行波检测、定位方法和广域同步时钟等三大技术瓶颈,最终提出了针对复杂电网故障的精确定位理论。

累累硕果 造福千家万户

团队发明了适用于各种电压等级输配电网和智能电网运行要求的专用电压行波传感器,实现了国内外首次实现无盲区行波检测;发明了基于广域电网的网络定位方法,利用广域信息实现网络化定位,提高行波信号的容错处理能力和定位精度,定位成功率达100%;发明了卫星同步时钟误差在线监测与修正方法,实现了电网故障行波的高精度同步测量。在上述发明的基础上,研发了故障行波定位成套装备,并依托湖南一家电气公司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2008年南方特大冰雪灾害期间,该项目产品为电网故障系统准确定位,提高了运行人员查找、排除故障的速度,大幅降低停电时间和巡线成本,为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看到快速复明的万家灯火,团队成员胸中涌现出一种自豪的成就感,他们说这就是幸福。

乐为人师 醉心培养人才

尹项根教授精神矍铄,颇具学者风范。他长期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团队有50余名研究生。多年来他编著了一系列继电保护领域的专著和教材,每年亲自为研究生讲授三门专业课。教授说,“打牢专业基础,关注行业动态,了解现场需求,理论结合实际”,是一名电气工程人员成功的秘诀。

尹项根教授是个“工作狂”,不管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每天早上8点他就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节假日也经常看到他在实验室里忙碌的身影,王育学博士说,“去年大年三十,还接到老师业务指导的电话”,硕士生刘宝说,“有次老师在外地出差,给我发来了修改论文意见,那是周日凌晨两点多。

平易近人 堪称师生楷模

尹项根教授是学院的老领导,世纪之交时曾担任过电力系(现色色视频 )的主任、书记。在学生眼里,年近60岁的教授充满热情,大至项目决策,小至报告格式,他都亲力为之。戚宣威博士说,“我们很高兴和尹教授一起讨论,他的办公室放了很多出差带回来的小食品,经过讨论,头脑充实了,舌尖也品尝了美味”。近年来,他被学生们推举为学校“我最喜爱的导师”“师德先进个人”。

尹项根教授非常热爱学校,热爱色色视频 。在60年校庆时他曾赋短诗一首,“甲子名华电,方曰归中气。楚论事科学,汉德立大院。”这本诗竖着读,便是“甲方楚汉,子曰论德,名归事立,华中科大,色色视频 ”,可明其志。

尹项根教授简介:

尹项根,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度量继电器和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4)委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会委员,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委会副主任,教育部电子信息电气类专业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全国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湖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控制、故障仿真与状态监测、光电及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承担多项国家及部省级科研和教改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二百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数十篇,自适应保护原理论文曾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研制的各种监测、控制与保护系统已在全国各地运行并获得经济效益数亿元。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重大装备三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